为进一步加强用人单位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管工作,规范职业健康管理行为,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因素,切实保护从业人员身体健康和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今年以来,绵阳市安监局结合工作实际,采取了五项措施,全面抓好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管工作。(1)全力推动用人单位职业危害因素申报。我市通过加大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申报工作的考核力度和行政处罚力度,全力推动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申报工作。截至目前,全市申报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用人单位2330家,直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职工人数48582人,累计职业病1189人。(2)有序推进职业卫生基础建设活动。在巩固前期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基础建设活动的成果上,开展职业卫生示范企业创建活动,利用典型引领推动职业卫生基础建设活动的提升。截止2016年5月底,我市参加职业卫生基础建设的1724家用人单位,基本达到职业卫生基础建设要求。(3)深化高危粉尘和高毒危害专项治理。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的部署和要求,围绕“岗位粉尘浓度治理达标”这一主要任务,对粉尘危害严重的陶瓷生产和耐火材料制造领域进行专项治理。对我市涉及专项治理的12家用人单位工作场所主要岗位的粉尘、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全面整治,12家用人单位工作场所岗位粉尘浓度、噪音治理全面达标。(4)强化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管。采取明查暗访的方式加大了对用人单位作业现场检查力度。针对用人单位在落实职业卫生基础建设十个方面内容的档案资料进行查阅。针对作业现场对用人单位从业人员是否能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警示标识标牌、公告告知栏是否设置,职业病防护设施能否正常运转等进行现场检查。1-5月,全市已对116家企业进行职业卫生现场检查,查出问题280项,责令立即改正的184项,发出《责令限期整改指令书》94份。(5)扎实开展职业病防治宣传培训。采取多种形式和手段大力宣传新修订的《职业病防治法》。以《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和“安全生产月活动”为职业病防治宣传工作契机,通过媒体报道、公益广告、现场宣传咨询、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进行宣传;深入企业、学校、机关、社区、农村、医院,开展讲座、义诊等不同形式的宣传服务开健康处方;利用职业病防治知识讲座、赶集、培训等为手段进一步提升广大劳动者职业健康自我防范和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