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阿坝州禧龙工业硅有限责任公司桃关园区生产点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2019-09-06

用人单位名称:阿坝州禧龙工业硅有限责任公司桃关园区生产点

地理位置:阿坝州汶川县桃关工业园区

联系人:童克军

项目名称:阿坝州禧龙工业硅有限责任公司桃关园区生产点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项目简介:

阿坝州禧龙工业硅有限责任公司是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独资控股的工业硅生产企业,公司成立于2000年,在汶川桃关工业园区已经建成有2台12600KVA技改型矿热炉和1台16500KVA新型矿热炉,产品全部由新安集团内部子公司用于深度加工使用。

阿坝州禧龙工业硅有限责任公司桃关生产点经历过2008年汶川大地震,生产设备全部报废,2013年又受泥石流影响,全厂淹没,大部分设备遭受腐蚀,该地区的自然灾害较为严重,导致生产环境较为恶劣。

该用人单位于2015年7月委托四川宏鼎宸科技有限公司编制了《阿坝州禧龙工业硅有限责任公司桃关园区生产点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宏鼎宸(2015)013号),判定该建设项目为职业病危害严重的项目,并通过于2015年12月通过审查,为了贯彻和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监总局(2012)47号号令)和川安监函(2017)14号的要求同时为了能掌握现阶段公司职业病防治情况,保障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阿坝州禧龙工业硅有限责任公司于2018年7月再次委托四川宏鼎宸科技有限公司(资质号(川)安职技字(2013)第B-0036号)对其公司的职业危害情况进行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我公司接受委托后本着真实、公正、客观的原则,按照双方协商的技术服务范围,承担了该次评价工作。

现场调查时间:2018.09.16

专业技术人员:

何双成

采样时间:2018.12.17-12.19

检测时间:2018.12.17-12.29

用人单位陪同人:童克军

用人单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化学因素:游离二氧化硅、粉尘、二氧化氮、二氧化硫、锰及其化合物、电焊弧光、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物理因素:噪声、高温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游离二氧化硅:本次游离二氧化硅共测5个点,检测结果炉平台上料点,精整作业点,原料混料装载点的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大于10%,小于50%,属于矽尘,微硅粉包装作业点、混料作业点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小于10%定性为其他粉尘。

粉尘:本次粉尘检测,共设19个检测点(含休息位)涉及15个工作岗位,根据检测及计算结果,磨粉进料岗位、磨粉包装岗位、炉平台上料岗(1#炉)、出炉岗(1#炉)、炉平台上料岗(2#炉)、出炉岗(2#炉)CTWA的最大值超出限值,磨粉包装作业点、磨粉进料作业点、电焊作业点、炉平台上料作业点(1#炉、2#炉)、出炉作业点(1#炉、2#炉)15min检测值的最大值超出限值。

二氧化氮:本次二氧化氮的检测共设9个检测点,涉及8个工作岗位,根据检测及计算结果,该岗位接触二氧化氮的C-TWA值及检测点的15min检测值,均未超过职业卫生接触限值。

二氧化硫:本次二氧化硫的检测共设9个检测点,涉及8个工作岗位,根据检测及计算结果,该岗位接触二氧化硫的C-TWA值及检测点的15min检测值,均未超过职业卫生接触限值。

锰及其化合物:本次锰及其化合物的检测共设2个检测点(含休息位),涉及2个工作岗位,根据检测及计算结果,该岗位接触锰及其化合物的C-TWA值及检测点的15min检测值,均未超过职业卫生接触限值。

电焊弧光:电焊弧光检测结果显示,组装工人再带上防护用品的情况下各部位接触的电焊弧光强度符合要求,罩外测定不符合要求,故操作人员在操作电焊机时应按操作规程正确佩戴和使用防护用品(焊工面罩)。

二氧化碳:本次二氧化碳的检测共设9个检测点,涉及8个工作岗位,根据检测及计算结果,该岗位接触二氧化碳的C-TWA值及检测点的15min检测值,均未超过职业卫生接触限值。

一氧化碳:本次一氧化碳的检测共设9个检测点,涉及8个工作岗位,根据检测及计算结果,该岗位接触一氧化碳的C-TWA值及检测点的15min检测值,均未超过职业卫生接触限值。

噪声:本次噪声测量共设23个检测点(含休息位),涉及17个工作岗位,清包岗位、精整岗位、磨粉进料岗位的噪声LEXW超过了85dB(A), 洗石岗位、炉平台上料岗位(1#炉)、炉平台上料岗位(3#炉)破碎包装、环保巡检岗位、磨粉包装岗位属于噪声作业岗位、剩余岗位不属于噪声作业岗位;洗石作业点、磨粉进料作业点、清包作业点、精整作业点噪声强度超过85dB(A)

高温:本次高温测量共设8个检测点,涉及8个工作岗位,该岗位接触高温的WBGT指数值均未超过职业卫生接触限值的要求,由于检测时间为12月中旬,室外温度较低,仅供参考。

 

本次评价结论及建议:该用人单位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

建议:

1、 建议1#、2#炉出炉岗位设置吸尘罩,工作场所粉尘浓度;

2、 建议矿热炉投料口增设铁板进行隔离,减少员工接触面积;

3、 加强对除尘器、收尘器、和抽排风装置的巡检维护,保证生产过程中有效运行。

技术审查专家组评审结论及意见:

结论:同意确定该用人单位为职业病危害严重企业的结论。

对报告书意见:

   1、完善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和检测结果分析;

   2、补充近2年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