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油藏开发工程存在哪些职业病危害因素
2023-09-15

4.1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工程分析及类比作业场所现场调研结果,可知本项目建成后作业场所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石油、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同时含有少量乙烷、丙烷、丁烷、氮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及微量的氦、硫化氢及氯化物)、石油蒸气(总烃)、职业性物理因素(噪声)和不良气象条件(高温、寒冷)。

  本工程主要生产工艺是石油的采集、处理和输送,其主要原料和产品均为石油。在石油采集、集中处理加热节流、计量分离、输送过程中,如果设备密封不严密或出现故障时,可出现“跑、冒、滴、漏”现象而外逸,在出现意外事故时可有大量石油及天然气外泄。进行设备检修时也可致接触。

  由于注水工艺水处理上需要加入阻垢剂、除氧剂(通常使用硫酸钠)、防膨剂(通常使用氯化钾)、杀菌剂(通常使用甲醛)和原油破乳使用破乳剂(通常使用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等一些化学物质,所以在使用过程中会接触到以上化学物质。此外在本工程中丛式井场拟采用简易燃气采暖炉和处理站的水套炉加热燃烧过程将产生二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当燃烧不完全时,还可产生一氧化碳和烃类物质,统称为燃烧烟气。当燃烧烟气管道和阀门不严密或出现故障时,燃烧烟气有可能逸出,其中一氧化碳毒性较大。

  随着油田的进一步开发,规模将不断地扩大,工艺将不断完善,将在站场建设化验室,将进行油气水含量的分析,就有可能接触到苯和汽油。

  本工程由于地处黄土高原,植被稀少,气象环境条件较为恶劣,工程建设场地及周围树木较为罕见,而主要设备均为露天布置,作业人员巡检时以户外作业为主,在夏季长时间太阳辐射照射后可形成高温作业环境;而冬季当地气温较低,形成寒冷作业环境。本工程中设置有注水泵及泵房,可产生噪声。

  检修作业过程可产生一定的危害因素:在进行保温设备检修时可接触到玻璃棉尘,管道设备维修刷漆时可接触到一定量溶剂、打磨时可接触到一定的混合性粉尘。管道维修进行电焊作业时还可接触到电焊烟尘及锰氧化物尘毒、紫外辐射等有害因素。在风沙较大的季节,沙尘可飞扬到作业区,作业人员可接触到非生产性粉尘。

  埋地管道处理上通常使用的外防腐层有很多种类,如煤焦油瓷漆、环氧粉末、环氧煤沥青、聚乙烯胶粘带、聚乙烯结构防腐层等。在处理管道时可能会接触以上化学物质。各生产单元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部位见表。

来源:四川职业健康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