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汞中毒的防治
2020-09-14
日本熊本县水俣湾外围的“不知火海”,是被九州本土和天草诸岛围起来的内海。水俣镇是水俣湾东部的一个小镇,有4万多人居住,周围的村庄住着1万多农民和渔民。这里丰富的海产使小镇生意格外兴隆。
1925年,日本氮肥公司在这里建厂,随后开设了合成醋酸厂。1949年,这个公司又开始生产氯乙烯。长期以来,工厂把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废水排放到水俣湾中。1956年,水俣湾附近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病,这种病最初出现在猫身上,被称为“猫舞蹈症”。病猫步态不稳,抽搐、麻痹,甚至跳海死去,被称为“自杀猫”。随后不久,发现也有人患有这种病。患者由于脑中枢神经和末梢神经被侵害,口齿不清、步履蹒跚、面部痴呆、手足麻痹或变形、视觉丧失,严重者神经失常,或酣睡,或兴奋,身体弯弓高叫直至死亡。
这种怪病就是日后轰动世界的“水俣病”,是由于工业废水排放污染造成的公害病。“水俣病”的罪魁祸首是当时处于世界化工业尖端的氮生产企业。氮用于肥皂、化学调味料等日用品以及醋酸、硫酸等工业用品的制造上。然而,这个“先驱产业”的肆意发展,却给当地居民及其生存环境带来了无尽的灾难。在制造氯乙烯和醋酸乙烯的过程中,要使用含汞的催化剂,这使排放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汞。当汞在水中被水生生物食用后,会转化成甲基汞。这种剧毒物质只要有挖耳勺一半大小就可以致人死亡。水俣湾由于常年被工业废水严重污染,这里的鱼虾类也由此被污染。这些被污染的鱼虾通过食物链进入动物和人的体内,甲基汞被人的肠胃吸收,侵害脑部和身体其他器官。进入脑部的甲基汞会使脑萎缩,侵害神经细胞,破坏掌握身体平衡的小脑和知觉系统。
“水俣病”使日本政府和企业日后为此付出了极其昂贵的治理、治疗和赔偿的代价。迄今为止,因水俣病而提起的旷日持久的法庭诉讼仍然没有完结。
汞是惟一在常温下呈液态的金属,除金属汞外,汞化物分为无机汞和有机汞2大类。无机汞可转化为甲基汞或二甲基汞,它们都有毒性。
汞和汞化合物在工业生产中都很常用。金属汞用于仪表制造(如温度计、压力计等)、电气器材制造与维修(如电流开关、整流器、荧光灯、X线球管和整流管等)。
无机汞常用的有:雷汞,用作雷管和炸药;硝基汞,用于制造有机合成毛毡;砷酸汞,用于制造防火防腐涂料;氰化汞,用于照相、医药等;氯化高汞,用于医药、冶金、木材防腐、印染、制革、电池等。
洒落于地面的汞可形成无数小汞珠,使其蒸发面积增大,而且容易嵌入地面缝隙中,不易被清除,成为不断污染作业场所的二次毒源。
有机汞常用作农药,施于农作物后不易分解,引起作物土壤和水的污染,食用汞残留量高的粮食可发生中毒。
有机汞还可以从工业废水经过自然转化而产生。废水中金属汞的汞盐沉积于水体污泥中,金属汞被氧化为汞离子,污泥中厌氧细菌可使汞离子甲基化而成甲基汞。水藻吸收了水中甲基汞后被小动物食用,甲基汞进入小动物体内,大动物以小动物为食,通过“食物链”,甲基汞在动物体内逐步聚集。人长期食用这种含甲基汞的鱼和贝类,就可引发中毒,日本“水俣病”的成因就在于此。
汞中毒可分为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急性中毒主要发生于短期内吸入高浓度汞蒸气,急性中毒表现为发病急,有头痛、头晕、乏力、失眠、多梦、低烧或中度发烧症状,有明显的口腔炎,表现为口腔金属味,牙龈红肿、胀痛、糜烂、出血,恶心、腹痛、腹泻;呼吸道症状更为明显,胸痛、呼吸急促,尿汞增高并伴有蛋白尿、肝肿大等。
慢性中毒多是职业性中毒,中毒症状一般为精神障碍,表现为易兴奋,汞性震颤等。口腔炎也是慢性汞中毒的一种症状。有的病人表现为胃口不好、恶心、月经失调等症状。
有机汞多由于误食被污染的粮食所致,误食有机汞还可以引发剥脱性皮炎。
防治措施
1. 控制生产中汞蒸气的最高允许浓度在0.01mg/m3以下。
2. 采用技术革新,改变生产工艺,如温度计生产中用真空冷灌法代替热灌法,用硅整流器代替汞整流器,在电解食盐工业中用隔膜电极代替汞电极等。
3. 预防汞污染。在汞和无机汞生产的厂房应合理配置,以防交叉污染。
(1)汞的冶炼应该在密闭装置设施内、并有通风排气装置的车间进行。
(2)含汞“三废”处理。如排出含有汞的空气经过氯化合性碳(或锰矿石)吸收处理,含汞废水和汞渣应回收处理后才能排放。
(3)保持环境清洁,防止汞沉积。作业场所建筑结构、桌椅、工具均须平整光滑,便于清洗,地面光滑无缝,有一定斜度以易清洗等。
(4)注意个人防护。不在工作场合吸烟、饮食、休息、娱乐,离开岗位时要换下工作服进行洗浴。
(5)禁止使用有机汞农药。
(6)职业禁忌症。患有明显的神经衰弱综合征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者,有精神病史者,肝、肾有器质性疾病者,有严重牙周病的患者均不宜从事汞作业,妊娠和哺乳期妇女也不宜从事汞作业。接触汞作业者应每年进行1次职业健康检查。